許多初創者開始都會選擇餐飲行業,因為在部分人眼中,餐飲似乎是一個有錢就可以做起來的事業,門檻低、投資少、有現金流……對技術要求也不高,容易操作、方便上手,而且一本萬利,利潤值高……
但是,只有身處餐飲圈的人才深有體會:看似簡單的背后,實則是困難重重。稍有不慎,隨時踩坑。做好餐飲店到底有多難?我們先來看一則真實案例:
背景人物:餐飲小白小宋(化名);
餐飲項目:自創品牌奶茶店,某2線城市市區,前期投入20萬元;
2016年年初,小宋憑借對餐飲行業的喜愛和簡單的認知開啟了這份創業項目。
第一步先是潛伏到同類店鋪中打工,從后廚、技術、經營等各個方面進行學習和經驗的積累。隨后又報名茶飲培訓學校的相關課程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。
第二步選定了位于人流密集區的商場側樓的店鋪,隨后開始了裝修、設備購置、菜單規劃、備貨預算、文案宣傳等一系列準備工作。
第三步便在“運籌帷幄”中正式開業了,當然開業前期也已做足了準備工作,發單頁、發廣告、搞促銷等全面鋪開。
前期因宣傳、優惠帶動,吸引的客流量不錯,但是一月不到的時間,問題便一個接一個的凸顯:采購經驗欠缺導致有的材料過剩有的材料缺乏,因投入計劃考慮不周導致預備資金提前花完,想要項目繼續,必須再次籌資。
同時,對面一家同類型的店鋪迅速開業,且售價低于我們預期。為此,迅速調整策劃,在產品類型上不斷豐富,同時制定新的菜單,增加雞尾酒類產品,并且在價格方面也重新做了調整。
幾個月后,通過賬目發現,每個月的凈利潤均為幾千元。對于產品來說,消費者反饋不錯,但是客流量少!現有客流完全支撐不起小店的盈利,由此陷入一個僵局!
事后小宋曾做了一個總結:
1、商業計劃書、財務規劃書必須做到最大程度的完善;
2、危機應對能力必須增強,餐飲行業隨時會面臨各種預料不到的危機;
3、不求走得太快,但求走得最穩;
4、顧客維護是重中之重;
5、宣傳推廣永遠不能停;
實體餐飲行業會遇到的問題和危機,只有身處其中的人才能深有體會。但是,不同時代背景也會賦予企業不同的思路和方式,就像當下的一些網紅店鋪,他們走的是怎樣的路子?
營銷模式:看看如今身邊的網紅店鋪,我們第一次都是從哪里知道的?相信有90%以上的朋友是通過網絡知曉并前去消費的。當下像是微信公眾號、微博、今日頭條等等的媒體平臺早已成為大眾的日常必看?!熬€上+線下”營銷不僅是一種新模式,更是一種必然的趨勢。
客戶維護:不管是企業還是實體的店鋪,道理都是相同的,有客戶才能有消費,有消費才能有利潤。而現在單純的辦卡、積分早已無法吸引大家的興趣。而公眾號推文、砍價、抽獎、錦鯉等等成為大家喜聞樂見的新的推廣方式。同時,像是會員專屬社群的維護、新品推送等等都已深入消費者內心。
資金流轉:對任何企業來說,有了現金流才能有持續的投入和產出,企業/店鋪可以通過在線數據進行預估和統計,根據實時數據對采購量、庫存量等進行控制。
“大腦有思路,心中有底氣?!鄙虉鲋畱?,也需要“看地形,看敵行、看敵情”。想要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走的遠,下面幾個方面必須不斷完善:
1、資金:項目能否持續下去,最關鍵的就是資金能否持續。開門紅是最好的,但更重要的是能否保持一定的現金流維系下去,保持“不斷糧”,發得起工資、能保持穩定的投入和產出。
2、顧客:所有產品和服務的落腳點都是顧客,所以我們必須清楚目標顧客是誰、在哪里、如何吸引來、如何針對他們的需求進行優化、如何讓自己的產品跟上他們消費的變化……否則,盲目地做推廣、改菜單、調運營等等都是無用之功。
3、流量:現在,所有的推廣和營銷絕不能局限于線下。而且線上這塊大蛋糕已經被無限的挖掘和分享,流量代表的就是粉絲和用戶。當然,在這個人人爭奪流量的戰場上,我們需要的是真正可以轉化為消費量的忠誠用戶。
4、IP:雷軍代表了小米、馬云代表了淘寶……人物IP的影響力大家有目共睹,當然企業的IP也并非局限于人物。有了專屬IP,那所到之處,便會成為自動的流量吸鐵石。
5、跨界:時代不斷更變,潮流不斷更替,跨界者也越來越多,像是便利店打開了白領餐飲的牌子、星巴克也要做午餐……五光十色的餐飲行業不斷爆出驚喜,所以說,有了想法大可不必猶豫,只有不斷發力才能打贏翻身之仗。
不論是經營一家企業,還是管理一家店鋪,成功的道路往往相似,但是失敗的原因卻各有各的不同。餐飲行業想要發展的久遠,產品的創新、服務的完善、用戶的維護是關鍵,但同時留住人才、激勵人才也是重中之重。
信息來源:網絡